一般,我们购买的Linux vps、服务器标配是有一个独立IPV4地址的,有些项目的需要我们可能需要购买和添加多个IPV4地址,大部分服务商只要我们购买和添加之后,重启服务器会自动配置上去的。只要我们的项目解析到不同的IP地址就可以生效。
但是,也有一些服务器比较特殊,购买和添加IP地址之后,不会立即生效,需要我们修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才可以使用到新增加的IP地址。在这篇文章中,Vultr 日本私人VPS中文网将整理我们常用的CentOS 6/Ubuntu 12.04/FreeBSD 10配置第二个IPV4地址的方法。
前提说明:如果我们在已有生产环境添加,建议先备份好服务器数据,万一搞错就比较麻烦。
第一、CentOS 6添加新IP地址
1、修改ifcfg-eth0配置文件
打开”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″文件,然后将”BOOTPROTO=dhcp”修改成”BOOTPROTO=static”,同时在文件最后添加:
IPADDR=[mainip]
NETMASK=[netmask]
GATEWAY=[gateway]
上面三个参数是我们新IP地址的参数,比如IP地址,网关。最后执行”ifup eth0″生效。
2、创建新的IP配置文件
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:1
添加内容:
DEVICE=eth0:1
BOOTPROTO=static
IPADDR=新的IP地址
ONBOOT=yes
3、激活生效
ifup eth0:1
这样,我们新增加的IPV4地址就添加上去,我们重启服务器后,看看新地址是否可用。
第二、Ubuntu 12.04添加新IP地址
1、添加配置文件
vi /etc/network/interfaces
打开配置文件,然后添加几行:
auto eth0:0
iface eth0:0 inet static
address 新IP地址
netmask 255.255.255.0
2、激活生效
ifup eth0:0
第三、FreeBSD 10添加新IP地址
1、修改配置文件
vi /etc/rc.conf
打开文件,然后添加配置文件:
ifconfig_vtnet0_alias0=”新IP地址 netmask 255.255.255.0″
注意修改新的IP地址是我们自己新增加的。
2、激活生效
/etc/rc.d/netif restart && /etc/rc.d/routing restart
以上方法适合常规的CentOS 6/Ubuntu 12.04/FreeBSD 10系统环境的添加新IPV4地址后的设置。